产品中心

过五关邕江水“脱胎换骨”进万家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2-01 11:57:05

  买菜回到家中,轻轻一扭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流出这是市民最常见的生活情景。那么,市民使用的自来水是怎样产出的?现在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和以前相比,有哪些改进?浑浊的邕江水如何“华丽转身”流入寻常百姓家中?记者近日对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及工艺发生的变化进行了一番探访。

  9月9日,记者在三津水厂采访时,想去三津水厂的取水口,看看邕江水是如何进入水厂的。

  “站在河岸边,除了邕江水面和取水泵房,去了也没办法看得到,因为取水管头都在邕江水面以下。”见记者纳闷,三津水厂厂长罗正东解释:“为了取得水质更好的深层水,取水口全部采用沉井式,钢管都延伸到江心,取水管头部全部埋在深水里,然后通过取水泵抽到水厂。”

  罗正东和记者说,虽然取水、制水有一套自动化的系统,但平时工作人员一定定期到取水口,实地观察取水口上游2000米、下游300米附近的水域,值班人员每小时要填写一次情况观察记录。一经发现有网箱养鱼、船舶经常停靠等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并与南宁市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将其清理出该区域。“假如发现有人在该水域内钓鱼、游泳、洗菜、洗衣服,也要及时劝告这些人离开。”罗正东说:“这主要是为了确认和保证取水口的水源安全。此外,供水监察中队每周要到各单位取水口检查两次以上。”

  记者采访获悉,从取水口抽进水厂的江河水,浑浊度都比较高,尤其是每年的汛期。这些高浑浊度的江河水又是怎样变成清澈的自来水?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凌铁水厂的制水区。

  在生产自来水的第一个环节回流反应池边,记者看到,浑浊的邕江水通过进水管道正源源不断地流进回流反应池中。在池子进口处上方,有两根直径约3~4厘米粗的管子。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根管子用于加氯,对源水进行第一次消毒,另一根加净水剂矾,大多数都用在沉淀水中的杂质。源水在回流反应池回流约半个小时后,会流入到沉底池,这是生产自来水的第一步。“如今用自动化系统给源水加净水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都是人工挑净水剂到制水房里。当时,每天一人要挑300多斤。”凌铁水厂的一位老水工说。

  接着,记者来到第二站斜管沉淀池。从回流反应池来的源水,流进满是斜管的沉淀池后变得温柔了。记者发现,沉淀池的水里有一串串絮状的漂浮物。工作人员解释道:“那是矾花,是水中物质与净水剂反应的产物。通过这道程序的时间大约12分钟,期间水中大部分杂质将被清除。矾花也越变越小,慢慢的变少。之后,美丽的矾花与水流一起,进入了第三个环节虹吸滤池。”

  虹吸滤池内的源水,已变得一片碧蓝。去除“身上”大部分杂质和泥污后,源水已十分干净。在滤池底部,铺着像砂糖一般精细的石英砂。砂子间的缝隙宛如纱窗网眼一样细小,一点点将流水中细微的悬浮物吸附。流水则还要继续穿越由小到大的鹅卵石和沙砾堆叠起来的层层障碍。之后,再经过滤池最底部的滤水管把流水送到全封闭的混合井,进行加氯消毒,对水体的细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进行杀灭。从混合池出来的源水,流入清水池,经过5道工序后,生产自来水的过程才算大功告成。

  自来水的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水质如何确保?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和以前很多工序需要人工控制相比,现在整个制水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1991年,南宁市的水质检验测试的项目只能检测28项。如今,通过先进的设备检验测试人员对水质的检验测试的项目达到了218项。此外,现在的制水工序和以前差不多,但在对源水的沉淀、过滤等工艺上,有非常大的改进。这主要是为了让出厂的自来水水质更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