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他们仨到家了

  据新华社酒泉12月4日电(记者黄明、李国利、张汨汨)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有效地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新华社酒泉12月4日电(记者温竞华、胡喆、宋晨)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的首次返回任务,也是载人飞船首次在冬季夜间返回东风着陆场,任务延续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以来的技术状态,使用快速返回模式,返回绕飞地球从18圈缩短至5圈,返回时间缩短近20小时。相较于此前的任务,低温与暗夜是本次任务的两大挑战。面对考验,我国科研团队创新多项技术方法,为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回家保驾护航。

  12月的东风着陆场,凛冽寒风吹袭着大漠戈壁,夜间极端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很多人关心,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的回家旅途如何保暖?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彭华康介绍,当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飞船上自身的热控分系统就会接管温湿度控制,将密封舱的温度控制在17摄氏度至25摄氏度范围内。

  这一系统采取的措施包括主动热控和被动热控。被动热控指飞船舱体表面的防热材料、涂层和舱内风扇等;主动热控则包括飞船内的加热片和辐射器等。

  在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和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返回舱温度会出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升高。但是通过热控预冷手段,能提前降低返回舱内的温度,同时,返回舱表面烧蚀材料的烧蚀升华会带走大量的热量。

  返回舱落地后,则主要是舱体的被动保温性能在发挥作用。“通过仿真计算,如果返回舱落在零下25摄氏度的沙漠,在不打开舱门和通风风扇的情况下,舱内的温度能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达1个小时。”彭华康说。

  记者从中国航天员中心了解到,针对低温暗夜的环境,科研人员新研制了航天员保暖装置,增加了辅助照明的系列措施,同时优化医监医保工作流程,减少航天员舱外暴露时间,保证了及时进入载体开展医监医保相关工作。

  从返回舱变速进入返回轨道到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返回的每一步,都需要测控系统来接收和发送指令,层层牵引护航归途。

  在主着陆场,中国电科布设了多站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多型号测控系统,并对卫星通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传输容量提升5至10倍。最新研制的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定位和短报文功能,构建指挥中心、前方指挥、搜索平台三位一体的指挥体系,大幅度的提高了返回舱搜索效率,缩短了回收时间。

  而自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起,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的测量雷达就如同“明眸”一般,开始了实时数据的跟踪测量。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形成的“黑障区”会隔绝返回器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通信联络。为解决这一问题,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自主研制了相控阵测量雷达“回收一号”,执行本次任务的雷达吸收了此前任务经验,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提升。

  黑暗和极寒双重挑战,对定向搜救设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中国电科22所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负责人宋磊介绍,本次任务中,科研团队强化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建设,最新研制的航天员通话电台,在着陆场与测控系统实现无缝衔接,首次将舱内航天员呼叫话音“延伸”至北京飞控中心。

  此外,直升机前舱搜索引导系统针对着陆场现场的多源搜救信息进行深层次地融合、智能决策,帮助搜索直升机在很远距离之外就能提前预知返回舱的运行轨迹,为搜索任务争取了宝贵“提前量”。

  彭华康介绍,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开始,随着舱体表面防热材料的碳化烧蚀带走大量热量,返回舱飞行动能不断减少,速度由7.9公里每秒逐渐降低到几百米每秒。

  在距离地面40公里左右时,飞船已基本脱离“黑障区”。返回舱上安装的静压高度控制器,经过测量大气压力来判断所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时,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三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逐级增大到1000多平方米。这一套降落伞把返回舱速度从200米每秒降低到7米每秒,达到减小过载、保护航天员的目的。

  在主伞完全打开后不久,返回舱内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发射伽马射线,实时测量距地高度。

  当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1米高度时,底部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舱上的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达到1至2米每秒。同时,安装缓冲装置的航天员座椅会在着陆前开始抬升,进一步减小航天员的落地冲击,实现“温柔”着陆。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从距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回到地球,航天员们的身体会经受怎样的考验?一起听听专家的介绍。

  据介绍,长期在轨驻留后重返地球,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是一个综合的考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医监医保室主任徐冲表示,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身体从上到下各个器官系统都要再适应重力的环境,比如前庭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系统、平衡功能、肌肉的协调性,包括整个体液分布的改变。

  为了帮助3名航天员更快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地面工作人员要在打开舱门的第一时间展开一系列措施,促进航天员身体机能的恢复。

  徐冲介绍,航天员返回地面时,医监医保人员要在返回舱内协助航天员调整,并给予口服补液,促进航天员快速重力再适应。此外,舱旁有专用的航天员抬送座椅,可以为航天员调节较为贴切的,促进重力再适应。

  针对着陆场正值冬季,气候寒冷,徐冲表示,“将压减航天员寒冷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医监医保车里环境和温度可以控制,车上还可开展系列医学检查、医学评估以及一些恢复手段。”

  此外,专业的人介绍,3名航天员返回后还要进行为期半年的恢复训练,经过细致的观察评估后,转入正常训练。

  3名航天员返回要携带的“行李”,除个人物品外,还有一批医学科学实验样本,主要是体液和细胞学样本,可以让地面研究团队更好地了解人体在太空生活中产生的变化。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莹辉介绍,“行李”中包括航天员的血液、尿液、唾液,科研人能从更深层次、细胞分子基因的层面,去研究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也使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在轨环境适应遗传资源库。(央视新闻)

  神十四乘组在轨工作生活半年,航天员们任务安排饱满,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乘组”,他们也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多个历史性时刻。我们一起回顾和盘点。

  任务期间,乘组与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经历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开展了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维修验证、物资管理和站务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两个实验舱多个实验机柜的解锁安装,按计划实施了多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完成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

  神舟十四号任务还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的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二是首次实现空间站舱段转位;三是航天员乘组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四是首次实现货运飞船2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五是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并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六是首次使用组合机械臂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七是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迎来货运飞船来访;就在前几天,中国空间站还迎来六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历史时刻。